未来感与实用性的平衡
无边界格栅+星际灰配色:前脸采用参数化菱形矩阵格栅,搭配三叉戟日行灯,营造科幻感;溜背车身与21英寸轮毂强化运动气质 。
细节争议:隐藏式门把手提升科技感,但北方用户反馈冬季易冻滞;贯穿式尾灯辨识度高,但后备箱因溜背造型牺牲部分容积 。


技术亮剑与真实落差
电池与电机:
30.74kWh三元锂电池,支持纯电130km续航(NEDC),同级领先(比亚迪唐DM-i纯电续航112km) 。
双电机+1.5T混动引擎,电机峰值功率85kW、扭矩330N·m,引擎热效率达45% 。
技术保障:
IP68防水电池+恒温智慧系统,宣称-35℃至55℃全温域适用,但用户反馈严寒续航缩水20% 。
交直流双快充,标配6.6kW充电桩,30分钟补电30% 。



舒适有余,稳定不足
零重力座椅+NAPPA皮革:29°可调后排靠背及通风加热功能广受好评,但部分车主反映座椅填充物长期使用塌陷 。
车机系统成痛点:
高通骁龙芯片支持AR导航、索尼14扬声器音响,但2023年后无OTA更新,地图版本老旧导致导航偏移 。
语音交互灵敏,但音乐与导航音量无法智能协调 。




性价比的双刃剑
优势:
价格锚点:18.79万起售,比唐DM-i低2万元,标配L2驾驶辅助+对外放电 。
空间碾压:2890mm轴距,后排可“葛优躺”,后备箱容纳14个28寸行李箱 。
劣势:
品控争议:刹车异响、天窗卡滞、后视镜折叠故障等小毛病频发,4S店检修效率低 。
智驾缺陷:自动泊车功能缺失(与宣传不符),ACC巡航偶发前车识别失效 。






蓝鲸iDD的破局与局限
全域混动架构:低速纯电、高速直驱,理论上实现“全速域丝滑”,但用户反馈混动切换逻辑不智能 。
安全冗余:24小时电池监控+双保险温控系统(低温PTC加热/高温水冷散热),技术框架超前 。
总结:潜力股还是半成品?
长安UNI-K智电iDD以“大空间、长续航、低成本” 重塑混动SUV价值标杆,但其软件短板与品控漏洞蚕食用户信任。若长安能优先解决车机升级与刹车系统缺陷,它仍是20万级最务实的选择;否则,竞品的智能化优势将加速其市场份额流失 。
19.79万 | 北京营销中心
石景山区北京国际汽车贸易园区
19.99万 | 上海鸿源长安UNI
浦东新区沪南公路4789弄288号
20.09万 | 深圳顺鑫隆店
宝安区沙井街道鞍胜路39号
20.09万 | 广州美悦店
广州市花都区建设北路230号
20.09万 | 成都万友旗舰店
成都市金牛区蜀汉路486号